人之飲食,各有適味
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。中醫(yī)將食物分為五種“味”——酸、甘(甜)、苦、辛(辣)、咸。《黃帝內經》中說五味與五臟有著對應關系,即“酸入肝,辛入肺,苦入心,咸入腎,甘入脾,五臟各主其味,食物進入哪一個臟腑就會對其產生滋養(yǎng)作用。
酸——補肝
酸屬陰,酸味入肝膽,補的是肝膽之陰。陰代表水液,也就是說,酸味能促進肝血和膽汁的生成。酸味入肝,能平息肝火,有利于疏泄肝膽濕熱;酸味補肝血,所以孕婦喜歡吃酸的,因為肝主生機,肝血是胎兒生長的營養(yǎng)來源。酸味入膽,促進膽汁分泌,可以解油膩、降血脂。酸味還可以具有增進食欲,促進消化、吸收的作用,并給人以清涼、爽快的感覺。
具有酸味的食物很多,比如檸檬、醋、酸奶、酸蘿卜、東北酸菜、四川老壇酸菜、貴州酸湯、廣西酸筍等等,作為配菜及調味料,酸菜在各地都是廣受喜愛的。比如酸菜餃子、酸菜魚、酸菜米線、螺絲粉、桂林米粉、酸菜肉絲、羊肉酸菜煲等等,都是人們常吃不忘的美食,因此,酸味在美食家的世界里非常經久不衰。
酸菜是東北人的最愛
泡菜是四川人離不開的開胃小菜
酸筍是廣西地方風味螺絲粉和桂林米粉不可缺少的配料
酸味是如此受人愛戴?疑問權威回應:
Q:酸味是因為酸才如此受歡迎嗎?
其實不然,只有經精心腌制發(fā)酵的酸菜才會有純正的酸香,青菜、白菜中的植物糖在發(fā)酵過程中分解,轉化成有機酸而使蔬菜變酸,少部分分解而生成醇,有機酸與醇反應生成香味物質酯,所以品質好的酸菜含有乳酸等有機酸及酯類,因此酸香味醇,開胃生津,深受人們喜愛。
Q: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撈躥”是出自哪?
這句名言出自貴州凱里的苗寨的酸湯魚。古時,貴州缺鹽少油,在梯田耕種的凱里苗族同胞總會感到非常疲勞,因此經常導致農作生產力低下。偶然,他們發(fā)現食用酸湯能夠令腳下生力。于是,就流傳出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撈躥”的說法。
已制妥的老壇酸菜,有豐富的乳酸,酸香濃郁撲鼻,開胃提神、醒酒去膩,老少均宜,常喝酸湯還可開胃、健脾、增強食欲、降脂減肥。
Q:這盒調味料除了酸菜魚還能做什么?
那可真是太多了!除了酸菜魚,還能做酸菜米線,酸菜肉絲。最近特別流行的酸菜豆花,也能用這一盒調制出來呢!
Q:就只需要將調制好的調味料與食材混合熬制就可以了嗎?
是的。四川西府順水一哥端酸菜味調料是以精心發(fā)酵的四川酸菜為主要原料,經科學配伍的復合調味料。